冬季施工如何确保玻璃钢化粪池的安装质量?
冬季施工如何确保玻璃钢化粪池的安装质量?
冬季施工环境特殊,低温、冻土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玻璃钢化粪池的安装质量。若操作不当,易出现罐体开裂、接口渗漏等问题。掌握针对性的施工技巧,是保障安装质量的关键。
施工前需做好材料保温,玻璃钢化粪池及配件应存放在室内或搭设保温棚。避免罐体长时间暴露在 - 5℃以下环境中,防止树脂材质因低温变脆。密封胶、焊条等辅材需提前预热至 10-15℃,确保使用时性能稳定。
场地预处理要重点解决冻土问题,可提前 7-10 天在施工区域覆盖保温棉被或加热毯。对于冻土层厚度超过 30 厘米的区域,需采用机械破碎配合人工清理,避免冻土块残留影响基础平整度。基坑开挖后立即铺设 5 厘米厚保温板,防止二次冻结。
基础处理需调整材料配比,混凝土垫层应采用早强防冻型,掺加适量引气剂。砂石垫层需确保含水率低于 5%,避免结冰导致体积膨胀。基础浇筑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和棉被养护,确保 7 天强度达标前不冻结。
罐体吊装需选择正午气温较高时段进行,吊装前检查罐体是否因低温出现微裂纹。使用宽幅吊装带均匀受力,起吊速度控制在 0.5 米 / 秒以内,避免冲击荷载导致罐体损伤。吊装过程中若遇风雪,需立即停止作业并覆盖保护。
接口密封是冬季安装的难点,需采用低温专用密封胶,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 0℃。接口拼接前用热风枪将接触面加热至 15℃左右,确保胶层充分固化。接缝处缠绕玻璃纤维布时,需涂抹常温树脂并包裹保温棉,加速固化。
回填作业要严格控制材料温度,回填土需提前运至暖棚解冻,确保不含冻土块。分层回填厚度缩减至 20 厘米,采用电动夯机轻压夯实,避免剧烈震动导致罐体位移。回填至罐体 1/2 高度时,注入 30% 水位的温水,平衡外部压力。
管道连接需做好防冻处理,UPVC 管道在 - 5℃以下易脆化,切割和连接时动作要缓慢。管道接口采用电熔连接,焊接温度比常温提高 10-15℃,延长保压时间至 30 秒。外露管道包裹 2 厘米厚橡塑保温层,弯头处增设防冻伴热带。
试水试验需调整流程,向罐体内注入 50℃左右的温水,水面高度至罐体 1/3 处。关闭进水阀观察 24 小时,期间每 6 小时测量一次水温,低于 10℃时补充热水。确认无渗漏后,保留 10% 水位防止内部结冰,待回填完成后再排空。
施工时间需科学规划,每天选择 9:00-15:00 气温较高时段作业,避开早晚严寒。单日施工时间不超过 6 小时,确保各工序在正温环境下完成。遇降雪或气温骤降至 - 10℃以下时,立即停工并覆盖已施工部分。
质量验收需增加低温专项检查,重点测试接口密封性能和罐体抗压性。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罐体表面温度,确保与环境温差不超过 5℃,避免温度应力导致开裂。验收合格后,在罐体周边 2 米范围内铺设防寒毡,形成保温层。
后期养护要持续至气温回升,每周检查一次覆土沉降情况,及时填补裂缝。春季解冻前再次进行试水试验,观察罐体是否因冻融循环出现渗漏。对暴露的管道接口进行二次密封,巩固冬季施工成果。
总之,冬季安装玻璃钢化粪池需围绕 “保温、防冻、慢操作” 三大原则。从材料存储到后期养护,每个环节都采取针对性措施,才能有效规避低温风险。科学施工不仅能保障当下的安装质量,更能延长化粪池的使用寿命。